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第二十四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_全球要闻

2023-03-23 20:37:57     来源 :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编者按

教师是医学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医学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医学教师都经历了从学生到医学教师身份的转变。然而,多数教师大多是成为医学院校工作人员或临床医生后“天生”“自然”地成为了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师教育训练,多数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差距。作为灵魂塑造者的教师,倘若能在早期就培育其医学教育教学能力,不仅能促进医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好教学准备,也能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健康教育能力等夯实基础,进而促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生培养落地。因此,尽早培养能教、会教、善教、乐教的未来医学教师具有深远意义。

如何培养出“能教、会教、善教、乐教的未来医学教师”,值得每一位医学教育者思考和探索。受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的委托,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了第二十四期文献研读会,以“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关于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交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选取了“医学生为何要学习如何教学”和“关于培养医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两个主题的内容,从“why”和“how”两个维度对培养我国未来医学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年3月19日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研究联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第二十四期(RSOME)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本期文献研读会以“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为主题,开展了一次高水平的交流,来自全国高校的200余名医学教育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研读会。研读会由西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陈勤主持,邀请北京协和医院 刘继海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谢小洁教授进行文献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 宋萑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系 康晓伟教授进行评议。

会议伊始,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春祥致辞。张校长表示,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议题,希望通过培养医学生核心教学能力,促进其成为未来潜在的变革力量。

文献解读

刘继海教授从“why”层面对“医学生为何要学习如何教学”进行了背景解读,深入讨论了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刘教授谈到以下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医学生学习如何教学有助于教学相长、终身学习、健康科普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二是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学习、教育技巧和教学策略、教学态度培养构成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通用目标和具体目的;三是临床实习前、临床阶段和全程培训各有相关的课程设计的思路。

谢小洁教授从“how”层面分享了“培养医学生教学能力的方法”。她对“培养未来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学生主导的医学教育选修课开发和试点评估”进行了解读。介绍了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USU(Uniformed Services University)在2018年为四年级医学生开设的一门旨在早期接触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医学教育选修课。该课程提供了医学生胜任力培养的范式,也为未来医学教育工作者储备提供新的思路。其中,从理论学习、观摩教学到独立教学的递进式教学培训模式,以及学生之间口头反馈、调查问卷评价、一对一师生督导反馈等多元评估反馈,值得在医学教育中推广应用。

专家评议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系 康晓伟教授对文献的内容作了回应,并从教育学视角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一是他认为教与学是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教学是专业性、整体性的活动,医学生的教是一项专业教育。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医学生教学能力的选修课,培养医学生怎么教的能力。二是医学教学法是一种学科教学法,医学生知道“怎么做”远比知道“是什么”更重要,通过示范模仿和实操等显性教育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知道如何做。三是“教”是“二次学习”。教的过程对教的人而言也是学习的过程。四是加强医学教学数据库建设,甚至更先进的AI医学教育者的开发。康晓伟教授向我们阐述了医学教育中教与学关系的本质。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 宋萑教授结合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认为要将理论与实践整合起来,并分享了他的教育见解: 第一,“以教为学”(learning by teaching)。提出教育者要重视使用的教学方法背后的教育理论支撑的重要性,从自我解释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剖析了“教”本身是一种“学”的过程,阐释了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 第二,“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教育者培养医学生的教学能力,了解成人学习理论是前提;解读学习者是如何学会教学的,教学要与经验相连接,破解学习过程中的迷思,深入探究理解的策略。 第三,学习是联接经验的过程。以PBL的方式开发具有挑战性的现实任务的课程。 第四,重视“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宋萑教授认为第二篇文献过于关注教学方法本身。教是为了解决学的问题,需要先了解学习的迷思在哪里,然后才是教。 第五,要培养医学生成为“循证的教学者”。通过反思转化为行动。

讨论交流

在讨论和交流环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黄蕾老师认为医学生在工作场域的学习,非正式学习比正式的课程学习对医学生的影响更大。对此,宋萑教授做出回应,并分享了他近期关于工作场域学习的3P模型的研究,提出教师学习要回归工作场域。针对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程化琴老师提出的“对于医学生群体进行教学能力培养,应当如何开发课程,培养的路径方法是什么,如何提高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的问题, 康晓伟教授、 宋萑教授分别回应,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与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应有所区分,要有针对性,应当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终为始,进行逆向设计,厘清医学生面临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开发课程;而培养路径和方法,首先要让医学生认识到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其次,一定要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边理论边实践,做中学,激发医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三,采用多种教学与评价方法:理论学习、观摩教学、独立教学、同伴教育,复盘反思,微格教学等。中国医科大学 左天明教授提到文化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并就ChatGPT未来对医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作了前瞻性的讨论。西南医科大学的 张春祥教授在讨论中谈到全方位、交融式的教育,期待未来中国的教育中:学生不是为了学而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怎么学,培养更多世界一流人才。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维民教授会后对文献研读会做出点评: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新话题,也是我们的短板,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本次论坛为今后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话题。

主持人 陈勤教授做了总结,通过此次文献研读会,更加深化了“教学是医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的认同与共识,这对以培养教学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课程落地具有深远意义,这是培养能教、会教、善教、乐教的未来医者的一次有益的跨界探索。今后,“培养医学生教学能力”这一话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次文献研读讨论精彩而充分,涉及教师教育、医学教育、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通过本次文献研读,与会专家表示本次文献研读有助于建立我国医学教育者对医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共识,为我国医学生能力培养补上短板。

END

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Reading Salonon Medical Education, RSOME)是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研究联盟发起,为营造医学教育学术氛围,提升医学教育研究队伍水平,促进联盟成员共同进步,以形成医学教育学习共同体,搭建国内外医学教育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文献与经典文献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大家共同学习与进步。RSOME坚持以学术自治为原则,围绕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开展文献研读,依托但不限于联盟学术简报。研读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研究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欢迎对医学教育及研究感兴趣的广大师生加入RSOME! RSOME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基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职业责任:教育和医疗改革的根本问题|第二十三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社会学视域下的医学教育|第二十二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医学课程整合|第二十一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临床思维评价|第二十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反思性实践|第十九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以研究的视角看模拟医学中心定位、运作与发展策略|第十八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基于案例的学习”:第十七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混合式学习”:第十六期文献研读会顺利举办

“课程整合与整合学习”:第十五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叙事医学理论与实践”:第十四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医患沟通技能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第十三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培养医师职业精神:1990-2019年间培训课程的文献综述 第十二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临床推理中的信息获取和诊断试验的解释与运用:第十一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基于实践的跨专业教育:第十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测试的设计、开发与实现:第九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医学教育作为职业化的重要一环:第八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ACGME-I认证体系介绍与启示:第七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掌握性学习”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第六期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第五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第四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第三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第二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医学职业素养:定义、途径与评价顺利召开

第一期医学教育文献研读会顺利召开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